第两千六九章 盛世景象-《天唐锦绣房俊》
第(2/3)页
途中宿于驿馆,时常见到三五成群的学子穿着长衫,他们白日坐在树下、晚上坐在庭院,或是饮酒、或是饮茶,高声阔论、恣意谈笑,每一个都是那么意气风发。
询问得知,前不久朝廷下发皇帝诏令,明年也就是仁和五年将会开设科举,而这些学子都是京兆府户籍,在外游学之时得知消息,忙着返回家中备考...……
论钦陵疑惑,大唐不是去年才进行了一次科举考试吗?
有学子告知,如今大唐施行新的国策,举凡成为官员、必须经过科举,科举考中者才有成为官员的资格,否则就算家族再是强盛、人脉再是广博,也只能成为“吏”,而不是“官”。
论钦陵长吁短叹,感觉人生观被彻底颠覆。
他几乎无法想象,当一个国家从上至下每一个官员都是经过科举考试而被取中,每一个都是诗词歌赋算星医工样样精通,这样的国家会强盛至何等地步?
普天之下,谁能奈何?
路上行人匆匆、车马磷磷,学子们趁着草长莺飞之时出城游玩,农夫们赶着农时将庄稼耕种,商贾们往来奔走、贩卖货殖,一派欣欣向荣、盛世景象。
到了金光门外,论钦陵勒住马匹,驻足城下,脚下护城河水波涛滚滚,仰头看着高耸的城楼,左右张望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雄伟城墙,一股厚重雄浑扑面而来。
此时此刻,即便以论钦陵之自负、桀骜,脑海之中也仅只是浮现出三个字。
朝天阙!
碎叶城远在万里之外,虽然人人皆知一场数十万人裹挟一处的大战即将爆发,战争阴云不可避免弥漫在长安城中,但还是被喜气冲淡了一些。
宫内有消息传出,沉婕妤为陛下诞下一位皇子,这对于人丁略显单薄的皇家来说,自然是一个极好的消息,子嗣昌盛就意味着皇权稳固,这是寻常百姓最愿意见到的。
论钦陵入驻鸿胪寺,前来接待的是一位少卿,观面相非是汉人,名字叫做喹运,突厥,………虽与此人素未见面,却是相互闻名。
论钦陵目光炯炯:“莫贺城遭弥射、步真攻陷,贺鲁可汗远遁,何以世子却在大唐为官?”若是在长安避祸,倒也说得过去,可谁家避祸还能避出一个鸿胪寺少卿?
对大唐官职有所了解的论钦陵知道,这已经是正四品下的官职,妥妥的帝国高官!
区区一个突厥人,何德何能担任此职?
更何况还是在大唐“出仕必经科举"的前提之下,只能由皇帝亲自任命!
第(2/3)页